單の行道 发表于 2006-10-6 01:29:00

<p>```反正``没什么事情`</p><p>``就``积极```努力``帮忙``找咯</p><p>```忽忽```</p>

{⿲蔴ホ℅) 发表于 2006-10-6 01:34:00

<div class="quote"><b>以下是引用<i>單の行道</i>在2006-10-5 17:26:00的发言:</b><br/><p><font size="2"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<strong>电器化让他们失去机体刺激,感受力跟着萎缩</strong></font></p><p><strong><font size="2"></font></strong></p><p><font size="3">案例: 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宝跟老师去春游,老师规定,这次去香山的<a href="http://www.sogou.com/sogoupedia?query=植物园" target="_blank" style="TEXT-DECORATION: underline;">植物园</a>,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记叙文。春游,小宝自然最开心。但是,一听要写作文,小宝的游玩兴致就“缩水”了。回来后,小宝的记叙文只写了几十个字:花,太美了;树,太美了;山,太美了;水,太美了。反正,见了什么,都是“太美了”。老师给他的作文批语:50分,观察不认真。小宝的妈妈非常着急,经常辅导小宝,但似乎也没成效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孩子不爱写作文,其根源不是写作能力,而是写作兴趣。写作本身是个表达感受的过程,而且是强烈的感受,所谓有感而发。写作兴趣跟两大因素有关:一是感受力深度,感受不深,就写不出来效果;二是对自我感受的判断,没有人会表达自认为是错误的感受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小宝见了什么都说“太美了”,其感受力的深度不足。没有感受,自然就没有表达的欲望。今天的孩子,感受力浅,跟其成长过程密切相关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感受力是在感觉的刺激中成长的。现在的孩子大多是“拇指一族”。电视一摁,游戏机一摁,洗衣机一摁……使很多孩子失去了机体刺激。刺激减少,刺激狭窄,孩子的感受力自然萎缩。其实,要增加机体刺激很简单,比如洗袜子,搓洗的过程,就能刺激感觉,增强感受力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另一个原因是,不能确定自己的感受是否正确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婴幼儿害怕的时候,就会拼命地哭。害怕是感受,哭是表达感受。假如妈妈不准孩子哭,时间一长,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意识:哭是错误的。甚至认为害怕的感受也是错误的。试想,这样的孩子,有害怕的感受还敢表达吗?或者,还会用哭来表达吗?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写作文的时候,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出有“意义”的思想。换言之,没有“意义”的思想或感受,就是错误的,不能表达。假如老师所说的“意义”学生没有,学生有的感受(思想),又不符合老师的“意义”,学生还敢写出来吗?有些老师对不符合“意义”的作文动辙批评、责怪,甚至羞辱,这就抑制了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,同时也挫伤了孩子写作的兴趣。随着时间推移,很多孩子便逐渐失去了表达感受的欲望和勇气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"3">  无论对错,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,是恢复孩子写作兴趣的基础。鼓励孩子说“真话”,比要求孩子说“正确的话”更重要。</font></p><div id="newpop" style="DISPLAY: none;"><div class="cap"></div></div></div><p>我晕呀 </p><p>你这这是在写什么</p>

單の行道 发表于 2006-10-6 01:53:00

<p>```其实``不知道``</p><p>``我只是看看``标题</p><p>``然后就``复制过来咯</p><p>``不合适`</p><p>```不好意思锕</p><p>````</p>

{⿲蔴ホ℅) 发表于 2006-10-6 01:54:00

h
页: 1 2 [3]
查看完整版本: 帮忙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