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调 发表于 2007-5-10 20:36:46

同胞们 帮忙啊


我们期中考要写一篇论文,
关于家乡的革命史的。
可是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相关内容。
有谁能帮帮忙啊!!!
最好是县城的

七调 发表于 2007-5-10 20:37:50


不甚感激!!!

▃_騷貨_﹑ 发表于 2007-5-10 22:35:41

有啊~! 很多噢

▃_騷貨_﹑ 发表于 2007-5-10 22:43:05

天下有多少座庙,供了多少神,没有人说得清,可有一路“神仙”与众不同,那就是福建惠安崇武军庙供奉的“军神”

  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响起,和着大海的涛声在黎明的夜空回荡。这里没有驻军,何来军号声声,这军号声是从“军庙”里传来。自从“军庙”1993年建成以来,一位名叫曾恨的花甲老人就把家搬到了“庙”里,她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放军号,接着,给27尊”军神“供茶、打扫庭院、擦洗匾额……

  军庙,原名“二十七君庙”,又名“解放军烈士庙”,位于惠安县崇武镇。它与明代古城、惠安女和民间工艺石雕共同构成崇武奇特的人文景观。这“军庙”有着一个奇特的故事是一段旷世的生死情缘。半个个世纪的生死情缘

  守军庙的老人曾恨,原名叫曾阿兴,1935年出生在新加坡。13岁那年,她的父亲和三个哥哥死于战乱,孤儿寡母只得回国寻亲。可没有想到,她们逃离了战火又走进了硝烟,家乡的亲人早已流离失所,远走他乡。她们无依无靠,艰难地以赶海捡海蛎子换点钱儿为生。

  1949年9月17日,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。像往常一样,妈妈一大早带着女儿前来赶海。在晌午时分,海滩上漂来了一艘渔船,船上走下来的却是带枪的军人。“小妹妹,村里的水井在哪里,”一位军人走到她跟前轻声地问。阿兴看他们不像是坏人,就给他们指了路。不多时,去村里提水的军人汗流满面地回来了,又从阿兴面前经过。”小妹妹,你饿了吧,给你点吃的。”那人边说边从身上掏出一包饼干给她。阿兴没用语言表达谢意,可她记住了那张和蔼可亲的脸。就在这时,一架敌机呼啸着俯冲下来,用机枪疯狂地朝海滩上的村庄扫射。哒哒哒……船上的军人跑出船舱,猛烈朝敌机开枪,把敌机袭击的目标转移到他们身上来。”妈妈,妈妈!”受到惊吓的小阿兴边跑边哭。”小姑娘,快趴下,”小阿兴看见海滩上有5位军人向她跑来,跑在最前面的正是给她饼干的那位军人,他边跑边喊。突然间,跑在前面的两位军人中弹倒下了,另外3名军人追上来将她扑倒在地。又一阵子弹的尖啸声在耳边炸响,接下来海滩上是死一般的沉寂。小阿兴挣扎着从人堆里爬出来,发现趴在她身上的3位军人满脸满身都是血。叔叔,叔叔,她的喊声被海涛声淹没。妈妈远远地朝女儿跑来,看到女儿安然无恙,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。于是,她双膝跪地,磕头谢恩。就在那一天,海滩上留下了27位军人的遗体,当地的百姓不知道他们的名字,可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死的。就在那一天,渔村的百姓们擦去他们脸上的血迹,将他们集体安葬在他们沃血的那块海滩上,并在他们的公墓上盖了一间可以用来供奉的小房子。

  在27位烈士下葬的第二天,母亲就拉着女儿来这个“小庙”里上香,以后坚持数年,风雨无阻。再后来,由于历史的原因,海滩上的“小庙”没有了,母亲就把庙堂搬到了家里,每天在家里上香,神龛上供的是一只木匣子。

  母亲临终前,把女儿叫到跟前,从神龛上取下木匣子,一字一顿地对她说”这木匣子里装的不是普通的红沙,这红沙是血染过的,是当年妈妈在你的救命恩人坟上捧回来的。孩子你要一生一世报答他们。“女儿暗暗许愿,在自己的有生之年,一定要建座庙奉供恩人。刻在“军庙”上的墓志铭

  “军庙”的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篇碑文

  1949年9月17日,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叶飞部第十兵团28军84师251团奉命解放金门,调兵至平潭集结崇武,兵船方抵崇武镇西沙湾即遇敌机空袭,时逢渔镇集市,疏散未及,劫难将临。解放军指战员当机立断依船体或卧沙坑对空御敌转移目标,终以27位官兵牺牲的巨大代价拯救满城生灵于血火之中。

  而今国家昌盛,人民安乐,昔日西沙滩已辟为旅游胜地。为缅怀英烈,激励后人,特于27烈士殉难处勒石树碑永志不忘。

  ——1993年冬

  碑文拟好了,可建庙动土木就要花钱。曾恨的积蓄并不多,丈夫死得早,她一个人拉扯6个孩子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曾恨为了却心愿,卖掉了个人商店和金银首饰,筹集到了6万元钱。钱还不够,她又出去“化缘”。她走街串巷,把自己建庙的想法说与镇里的父老乡亲,双方一拍即合,那一天,镇里的乡亲们就捐资5万多元。

  钱有了,说干就干,曾恨打算先建一座英雄纪念碑,她请来了工匠,请人设计了图纸,选定了碑址,在碑前点了一柱香,用这种特殊的形式举行了奠基仪式。
纪念碑建成了,曾恨老人请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题写了碑文:为人民死得光荣。

  纪念碑落成那天,四乡八邻的父老乡亲们赶来谒拜,曾恨像迎接宾客一样迎接前来参拜的“香客”,给他们备了茶水和午饭,年老体弱和路途遥远者可以在这里享用一顿“斋饭”。后来,为了方便游人和“香客”,曾恨索性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门市部,准备了饮料、食品和祭祠用品。

  “军庙”的名声渐渐地远播出去,前来参拜的”善男信女”日渐多了起来,有当地的,有外地的,也有港澳台的。他们中间更多的是军人,有集体组织来的,也有结伴慕名来的。这里“香火”最旺的时候是七一、八一、国庆节和“9·17”。

  “香客”们来得多了,做”功德”的也多了。纪念碑下有一块功德牌,上面镌刻着捐资者的名字。众志成城,日月可鉴。功德钱多了,曾恨把这笔钱全部用于”军庙”的扩建,先后建了正殿、山门、纪念馆、仰烈路,还特地为“二十七君”建立了训练场、会议室。如今的”军庙”已经有相当的建设规模,殿堂亭阁,错落有致,香火缭绕,终日不绝,远远望去,亦真亦幻,如海市蜃楼。亦真亦幻说军庙

  在崇武,大大小小的庙宇有十多座,可香火最旺的要数”军庙”了。来过军庙上过香抽过签的人回去都说,解放军不会骗人,解放军都说实话,那里的签最灵验。一传十,十传百,这“军庙”就越来越神了。”军庙”的轰动效应是曾恨所始料不及的。建庙之初,她的初衷是不搞封建迷信,她敬的不是神,敬的是百姓的救命恩人。如今这些活生生的人咸了人们心目的“神”,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,人们也要求对其上香、叩拜、许愿、抽签。起初,”军庙”里没有什么”礼数”,任香客们自由发挥。后来,外地的香客来得多了,把庙宇俗成的”礼数”搬了进来。曾恨并不反对这些形式,可只有抽签一项她无法满足香客的应求。”军庙”里没有经文,没有法师,谁来布签和解签,如果把周易、八卦搬来,再请来法师解签,这里的“军魂”是否能答应,曾恨思来虑去,决定独创一副与众不同的“军卦”,27君每人一卦。她请来当地的一位”学究”,从古籍、古墓、碑林和英雄谱中摘章选句,拟定了卦文。曾恨将这些卦文熟记在心,凡来求签者,她代为释签。

七调 发表于 2007-5-12 19:21:28

超感谢!!
能否打听一下你是在哪儿查的?

_℉orèvēr、 发表于 2007-5-17 18:07:27

..网上似乎一大堆

七调 发表于 2007-5-18 17:03:33

就是查不到嘛

奇奇 发表于 2007-5-18 18:45:49

百度跟谷歌是最好的老师

▃_騷貨_﹑ 发表于 2007-5-19 23:33:47

汗死   这个谁不知道啊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同胞们 帮忙啊